登录
首页
课程
音乐
第四届华语圣歌大赛
1-3届华语圣歌大赛
主日赞歌
听西满说唱
晓亚作品集-动态乐谱
弥撒用曲-各类套曲
弥撒用曲-圣母
弥撒用曲-朱建仁版答唱咏
弥撒用曲-节庆纪念日
弥撒用曲-颂主 圣神 其他
弥撒用曲-耶稣 圣体 圣心
弥撒用曲-追思
弥撒用曲-复活期
弥撒用曲-四旬期、圣周
弥撒用曲-将临期 圣诞期
王金平创作集
圣经金句歌
达味卡拉OK
追忆梁弘志
圣乐回廊
圣歌满人间
高唱新歌
豆芽擂台
赞美与感恩
新闻
壹明头条
世界主教会议文件
每日新闻
听教宗讲道
梵蒂冈新闻
圣地新闻
听教宗说话
真理焦点
教会透视
圣经
圣经人物
打开圣经
陪你读经
旧约导览
圣经学习
家庭
主日学小手工
家庭课堂
喜乐人家
黄昏夕阳情
儿童故事
儿童性教育
玛纳心厨房
青年
青少年特区
青年文化
Talk青春
赞美吉他课
专栏
问问神父
哲理小故事
四旬期特辑
中国经典
基督徒看天下
心灵加油站
百年教堂
追踪保禄福传路
阿吉映画馆
真理书房
依纳爵灵修之旅
2025禧年
灵修文章
上主的葡萄园
证道
每日反省
生命之言
灵修咖啡
英汉主日分享
真理讲道台
主日证道
祈祷
一分钟祈祷
早晚日课
天主教圣月
九日敬礼
玫瑰经系列
敬礼大圣若瑟
各种祈祷文
人物
修道人的故事——主教篇
修道人的故事——神父篇
修道人的故事——修女篇
身边人的见证
中华殉道圣人传
我的信仰我的路
另一个选择
他是我兄弟
视频
语桥
信仰科普
圣人小故事
2021
四月
27
2385
【百年教堂】|广西涠洲的“东方巴黎圣母院”——百年老教堂
1231231
涠洲岛位于北部湾海域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相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总面积24.74平方公里。距离北海市24海里。
图片来自供稿者
从秦汉始到宋朝以前,涠洲岛只是作为合浦郡和雷州椹川司的管辖范围存在,因处于合浦经北部湾海域至各国贸易的航线上,成为采珠疍民或航海商贾途经此地临时歇息之所,尚无人定居垦荒。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大陆合浦一带的居民首次迁至涠洲谋生,自在南湾港登陆后,在岛上中部形成村落,即今日———城仔村。
图片来自供稿者
清康熙元年至嘉庆11年(1692年-1806年)涠洲村民三度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清代曾在这里设立“海禁”,颁令“永不开放”,但仍陆续有人在此扎根维生。清•同治六年(1867年)才重开岛禁,移雷州、廉州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当时,广东、福建交界地发生大规模械斗,有少数姓李、陈、黄、邓、江、阮等客家宗族大姓受驱逐流浪至广州,谋生极度困难。穷途末路之际,巧逢法国巴黎远东传教会(今改名: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唐神父援助救济,深受其爱德精神感动。故慕道者日众。然苦于居无定处,遂同清廷申请特许教民前往雷城西面一荒岛定居。而后唐神父将一部分人留在广州,带领大部分人南下至遂溪。
清•同治六年(1867年),法籍神父正式带领一千多人,租用帆船从雷州来到涠洲,到岛上居住。此后,法国巴黎远东传教会的多位神父曾在岛上传教,并带领教友们在盛塘、城仔、斜阳各修建教堂一座。
图片来自供稿者
关于圣堂村(因教堂而命名,1949年后改为盛塘村)天主教堂的建造时间,有多种说法。笔者推算比较准确的是从同治八年(1869年)开始筹建,历时十年,1879年竣工。由法籍建筑工程师范兰神父(Auguste Ferrand)设计,筹建。在极艰苦的条件下;神父组织教友们一起开凿海边的火山石,将海珊瑚烧制成石灰,就地取材建成了这座雄伟的哥特式天主教堂。教堂高23米,长56米、宽17米,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教堂内可容纳教徒1200人。整座建筑,运用周密的力学设计,风格特殊。石雕装饰和玻璃窗艺术,极具美学价值。教堂钟楼原有一大钟,铸有各种经文及圣经故事图案,乃法籍一贵妇所捐赠。早、中、晚三次敲钟,雄亮的钟声,几乎全岛可闻,为提醒教友们念三钟经祈祷。可见当时教会的建筑、雕塑、文学等文化艺术相当先进。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遗弃荒置,大钟被毁炼钢。今之大钟乃政府赔偿而重铸。
教堂修建时,约有教友一千五百多人,几乎盛塘村全村人都信天主。到上个世纪二十年代,除教堂外,还建有神父楼、修女院、学堂、医院、育婴堂、花园等多个附属建筑,成为了当时教会发展较完善的堂区。
图片来自供稿者
1938年日寇入侵,教堂成为村民的避难所,不久日寇逼迫住堂的两位神父把所有人交出来,两位神父誓死不从,被日寇杀于放哨所。和平后,骨骸迁葬教会圣地。1946年古右道神父接任本堂,重整教务,恢复宗教活动,继办小学,开设诊所,但好景不长。解放后,外籍神父遭逐离境。文革期间,所有神父被押劳改,涠洲岛教堂停止一切宗教活动。解放初期,阮神父离任时,盛塘村天主教友为一千两百多人,占全村总人数的90%,占全岛教友总数的61.65%。另一个教友村是本岛中部的城仔村,建有圣母堂,建成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圣母堂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建筑风格,前为高14米的钟楼,后为教堂,建筑面积265平方米。附设2层西式神父楼,建筑面积405平方米。教堂北面安葬着圣母堂首任本堂丁神父(法籍)。圣母堂相比较天主堂建筑风格上稍有不同,总体规格较小,属哥特式乡村小教堂。此外,在斜阳岛亦建有教堂一座(现已毁)。
涠洲教会原隶属广州教区管辖,因海上交通不便,教会机构相继迁移北海镇(今北海市)。现隶属广西北海教区管理,1983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落实。政府拨款重新维修教堂,教会活动才得恢复。周恩来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曾到本教堂参观,捐助人民币一万元,购置跪凳、台椅,铺砌地板。巴黎外方传教会黎和乐神父亦捐款维修教堂四周墙壁,主内感恩。
图片来自供稿者
随着北海涠洲岛成为旅游区,两座百年老教堂(天主堂和圣母堂)已成为旅游景点,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也是给游客了解教会的一个窗口。祈愿天主保佑,降福这里的教友,使我们的对祂的信仰,不受旅游业的冲击,坚定不移的跟随主耶稣,获得救恩。(Augustine 供稿)
评论
请你先
登录
再进行评论。
提交
最近文章
【每日礼赞】|4月20日复活主日晚祷
【每日礼赞】|4月20日复活主日晨祷
【每日礼赞】|4月19日四旬期圣周六晚祷
【每日礼赞】|4月19日四旬期圣周六晨祷
【每日礼赞】|4月18日四旬期圣周五晚祷